為甚麼台灣大學比較差?

近日拼命找工作,找到新工作之前,一天絕對不可以花超過100元。這種日子無限期延長,3月中開始找,到現在還未有,沒有人脈,的確差很遠,可惜我能用的人脈幾乎畢業了!系上科技史教授找工讀生,寄信應徵一樣石沈大海。事實上這些PO版徵人,九成只是象徵式,到最後都是學長姐介紹進去。前幾天和班上的小胖及夙木魚談起,原來他們正領宋史老師的工讀金,小胖說︰「老師那邊沒甚麼事呀!我幾乎不用去。」夙木魚說︰「還是我和靖魚比較有良心,兩個人領一份。」我暗罵︰「幹!那麼以工作量計算,我豈不是應該領3份薪水?」事實上我伺候的老師,事情多得不多了,有時甚至覺得,有些東西應該是研究生的份兒,老師也交託給我,我猜在工讀能力和技能之全面性而言,我比他們高出3倍以上。報帳跑公文等雜事不用說,單看他們的工作時數,絕對沒有進入老師研究領域。我可是因為老師的研究,去東山、進監獄、入各系所史料館、查台灣日日新報、搜國家公文書館、與台灣文獻館編纂連絡,發過演講費給四個中研院院士、七位台灣各大學研究生,與各大家人文學科首腦開會,做學校大老口述歷史,調查過全大學歷史系課程,受讚揚、被誤會,學校行政人員侮辱、衝撞學長姐……這些經歷正是那些沒怎麼工作的其他老師的工讀生所沒有的。

有時候我覺得老師的信任很奇妙,明明我來自他鄉,而他們排他性甚強,卻每每委以重任(至少我覺得是)。這番成績,足以自豪幾小時了!也能明白,為甚麼台灣大學生競爭力低下,看!在大學裡面工作也可以不用去,怎麼能培養良好工作態度?而他們大部份人讀書比我更一塌糊塗,我打工時間可是他們三倍呢!

肥貓走了,對醫學院的學生亦有怨言︰「醫學院呢!他們一定很奇怪為甚麼香港三年級學生比他們六年級厲害,趕得上實習醫生水平。他們還自認全國第三,自豪不已,拜託,全國只有三家國立醫學院。」

要算同學的不是,三天三夜都數不完。簡而言之,就我所接觸的台灣大學生,普遍缺乏危機意識、國際視野不足、沒責任心、學習不積極、固步自封、幼稚。無怪乎他們的上一代居然可以說出這樣的話「廖咸浩表示,另外50%則是由學校自己提供的論文被引用數、國際學生數、外籍教師數與師生比等,都是由評鑑學校自行提供,客觀性不足,對於這樣的評鑑結果,沒必要太在意。」拜託,台灣自訂的評級和上海交大評級不也是「論文被引用數、國際學生數、外籍教師數與師生比」同樣「學校自行提供」,為甚麼前者不值參考,後者比較重視?說穿了,不過是前者偏愛大英國協學校,後者偏者小台灣大學。「上有好者,下必甚然」,為人師表如此,無怪乎學生也是如此。我常說,不是能力問題,是心態問題,三思三思。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