戲弄別人的夢想

這兩年吹起「追夢」潮流。辭職去開巴士,說是追尋夢想;儲十萬元帶個記者一起去流浪,又叫追尋夢想;不當CEO去街巿賣腸粉又是追尋夢想了……
最離奇的是,那些找藝員去參加歌唱比賽,美其名是︰「給藝員一個機會追尋夢想。」可是我橫看豎看,怎麼看都覺得是奬門人式的「物盡其用」,反正你簽了給我,我叫你幹甚麼就幹甚麼。根本就是「把別人的夢想當笑話」,而那些歌手又真的去參加了。他們大概覺得自己屈屈不得志,上一下節目搏宣傳、求一個翻身的機會吧。他們真的甘心就這樣被人「戲弄」嗎?抑或是這個社會互惠互利的新商業模式呢?
到底從何時開始,「夢想」變成了新的商品?
「夢想」產業鏈的營運模式是這樣的︰
某過氣而有實力的人-->電視台掘-->上節目-->有實力好評-->媒體曝光率高-->廣告費高-->電視台賺-->節目結束再找有實力的人B-->原先那個繼續潦倒
原先那位實力派,給別人販賣了一下之後就不見了。每次蘋果日報報導相關消息,都會很抵死地說︰「梗係襯住家陣人氣高,去吸金啦。」世事都給蘋果看破。



夢想無分貴賤,如何實現、如何追尋、如何打拼,沒有一定的方式。只不過這兩年夢想兩個字好像太氾濫了,而且這些「有夢想的人」怎麼都會在媒體出現?
在台讀書時聽過兩個教人心酸的名詞︰「一片歌手」、「一片導演」。名詞所指,有些人很想當歌手,很想出唱片,很想當導演。千方百計借來錢,圓了夢,卻沒能獲得賞識。圓夢以後,他的一生,就只有打工還錢。一輩子過平凡生活。
我時常覺得這些人是愚蠢的,但不能不肯定他們的高尚。愚蠢的高尚,這也是夢想的一環吧。

新聞看多了,老是覺得這些所謂「追夢人」,只是一群想從日復日年復年的刻版生活中,逃開一下,之後繼續過日復日年復年的生活。這算是追夢嗎?
日治時期,台灣有一位藝術家,叫黃土水。黃土水年輕有成,在我這個年紀,他已經入圍不知多少次東京帝展。他36歲那一年,雕刻水牛群像時,患上盲腸炎。大家都叫他去看醫生,他堅拒,誓要完成水牛群像,才去看醫生。結果作品完成了,他也掛了。
公司有一位從大陸來的彩繪工人,叫阿龍。有一天我問他為甚麼要來香港做呢,大陸這麼多工作,在香港,離鄉別井,老婆和女兒在大陸。香港工作比大陸辛苦很多,白天35度爬到屋頂上油漆,晚上一兩點老闆一個電話來還要去接待,而且沒日沒夜被侮罵。他想在家鄉開包子店,香港薪水高很多,三年就能存到錢,大陸做十年才夠。他笑容開朗︰「所以他們怎麼罵我都無所謂。」

在youtube尋找一下,出乎意料很多現役當紅歌手,都有參加類似的歌唱比賽。李佳薇之流,唱片賣得不錯吧,何必參加這些節目,掉人現眼?難怪新碟等一年多都還沒出來……缺錢的話,開小型音樂會不行嗎?她又不是楊蔥偉……
上星期港台節目《人文風景》youtube版在facebook大量轉載,我猜是因為facebook裡面很多朋友都認識該集配音鄧小樺。鄧小樺是香港非常著名的文化人,畢竟也沒死剩幾個了。我第一次看到她是中學的時候,她的體型乍看頗為嚇人,聽她講話卻覺得她是天真可愛沒機心的大姐姐。和她同期很多文學作者,現在很多去了當編輯,文化版的,自己辦雜誌的。經常在各個媒體看到她的名字,但是我從來不清楚她的正職是甚麼。只知道誠品登陸時,她在裡面曾經有一個職位,可是不到三個月就落跑了。
節目拍得很爛,每一集的背景資料都交待得不清不楚,走馬看花拍了一堆不漂亮的景。鄧的配音也好不到哪裡去,可是,如果把它當作一門「支助」或「生計」,我想這是作為一個文化人能接受的,能夠保護自己尊嚴的一種方式。

何時開始我們把追夢掛在嘴邊,然後讉責那些毫無大志的無夢之人。而我們又是否誇張煲揚那些敢於追夢的人?
馬丁路德金名句︰I have a dream。他的dream很偉大,偉大到萬人追隨,偉大到未來數百年都未必能成真。如果他今天還在,眼見夢想遭人販賣到這種程度,也許會說︰I won't let it be.

留言

  1. 我想太多人把夢想與消遣混淆了...

    回覆刪除
    回覆
    1. 哈哈,沒錯。這篇的標題應把戲弄改成消遣了。

      刪除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