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病(一)──以讀止讀

偶爾會跟旁人提起,去年在幼育出版社工作時,遇上的一個家長。那位家長總共打了三次電話給我,每通至少半個小時,每次的問題都一模一樣︰A學校和B學校,哪一家比較好?

兩間學校都是名幼稚園,重英文教育,學生大部份升讀區內著名小學。論師資、論成績、論學費,兩家不相上下,同樣很高。可是,A學校離家比較近,十五分鐘可到,集團式經營,分校多,聯校活動多。B學校需四十五分鐘,但與小學、中學有聯繫,上到小學,一條龍直升中學。

她的女兒兩歲,明年(2013年)就要入幼稚園,不休止地問我到底該選哪一家。工作需要,我每次都花很長時間,用盡所知的方法,告訴她怎麼選比較好。但她從來只要一個答案︰「你告訴我該選哪一間就行了。 」我當然不敢幫她拿主意,假若她後悔,責怪我一時胡言亂語,害了她女兒一生幸福,哪怎麼辦?她心很急,預計選定學校之後,幫女兒報playgroup,報面試班,聯絡校長,參加家長會。她說︰「現在競爭這麼大,香港自己人夠多了,還有大陸人、新移民、外國人。我怕選錯幼稚園,將來她出來工作,不夠別人競爭。」第三次通話後,我只好說︰「其實二十年後的世界,誰也不知道會變成怎樣。所以,不必太過擔心。你女兒才兩歲,將來的路很長,未必因為幼稚園的選擇,就決定了一生。」可是,過了一年,「三歲定八十」的情況好像愈來愈慘烈。
今期刊物,老細「訪問」一位和官員關係密切的商人。這位商人賺錢了得,難得的是他是個很單純,沒甚麼機心的善心人。商人近年已退下火線,生意交給兒子打理,鎮日便同官員走訪不同地區,探訪各機構,看看哪兒需要幫忙、需要資金,義不容辭捐錢。過去半年,他走訪了九間學校之後,感慨說︰「Band 3學校、貧窮家庭的學生沒有資源,視野狹窄。很多住天水圍的中學生,連九龍、香港的巿區都未去過。Band 1學生相對較好,可以學很多東西,補習請家庭教師,有很多課外活動。」他準備捐幾百萬給政府或慈善機構︰「辦課後補習班,學英文、學小提琴、遊學團,提高教育水平。」我一邊改稿,一邊冷笑。

教育的問題,我讀中學的時候開始批評,直到現在,香港人的想法仍未改變,甚至變本加厲。從前「會考決定一生」的可悲情況,已經擴展至「幼稚園決定一生」。全因為香港的制度、觀念,仍然停留在十年甚至二十年前︰考試成績好,才能賺得多,賺得多才會幸福。所以,政府的民間的解決「跨代貧窮」的辦法,只有一種手段︰「投入資源催俗成績。」同時在考試制度裡,加入更多元素︰「平衡文字考試所佔的比重。」但歸根究底,仍是以考試為宗。

現在的學生比我那個年代(其實只是七、八年以前)更忙。平日上課,課本上的知識不在話下,我們只需要一個學期考一次試,每星期應付兩次默書和小測。他們除了考試,還有大量報告,無論分組報告或是個人報告,所需的時間和準備一次考試差不多。香港教育缺乏思考訓練,學生寫報告的時間往往是考試的三倍。這並不誇張,我大一的時候,每學期交三份報告,第一年做,都搞到焦頭爛額,而且是有一所大學圖書館、學長、教授在背後支援的情況下,仍是焦頭爛額。一群從小到大只會考試的中小學生,老師沒有接受過指導報的專業訓練和缺乏經驗,學生哪能應付?
另一個情形是,我讀書時,課外活動就是課外活動,不算成績。我喜歡參加就參加,不喜歡參加,放學就回家。可現在的課外活動,是要算成績的。為甚麼算成績?那些官說,這樣可令發展不同學生的長處,平衡某些課業差的學生的成績。真好笑,我讀書的時候就說參加課外活動會令學生分心,減少溫習功課的時候,現在轉過頭來說發展不同長處?事實是當一樣原本只是興趣的活動,都要打成績、拼高分,就甚麼樂趣都沒有了,更無形中增加了學生的自卑心理。有同學學小提琴,自己沒得學,去學口琴。學小提琴的,可以參加樂團演出,獲得更高分數和額外服務時數。口琴沒有樂團,站在人群中,有比較,覺得自卑,想學小提琴又沒錢。這豈不是更悲哀?
緒如此類的問題,前線教育工作者坐着腦袋都想得出來。我倒是很奇怪為甚麼教師們只懂私下埋怨,卻沒有人站出來反對,或者主動尋找另一些課外活動,比如看書(強烈推薦),遠足郊遊,替代高昂的機械訓練?別傻了,增加自己工作量的事情才不會有人幹呢,改簿都無時間啦。

◎我們是怎麼長大的?

我和大部份朋友都是公屋小孩,說不上富裕,貧窮也還好,未至於劏房。考試壓力一定有,補習班也上過,兩百元四個小時,其實是放牛,自己坐在那邊做功課,不懂就問。不似現在,補習老師幫你做到百分之百正確才交功課給老師。
小學半日制,到高班,學校有課後活動,兩小時。不外乎合唱團、打籃球、踢足球、田徑、象棋……全部不用錢。我參加的算是最奢侈的課外活動,羽毛球隊,每星期兩次到屋村的室內羽毛球場打球,十九元一小時,學校付錢。球是學校的爛球,只有比賽才用好球。也曾經想過參加童軍,但五百多元的制服,付不起錢,就留給家庭較富裕的同學參加。當時不覺得有甚麼比較,或者甚麼。我最好的兩個朋友,一個踢足球、一個打籃球。下午六時,下午班下課後,學校的操場開放給全屋邨使用,我們輪流在操場上玩對方擅長的球類活動,或者去後花園跳繩。如今,學校仍在,只不過擴建後,大閘下班後鎖起,不再開放,小孩子沒有操場可玩,都不知上哪去了。
中學有樂器班,「一人一樂器計劃」,第一年免費。那時候學樂器最大的好處是,音樂堂不用唱歌,在人前出醜。只不過樂器計劃第二年開始收錢,有些樂器班,需要篩選,不是每個人都能繼續學。可是在我們學校,繼續學的好像比不繼續學的,埋怨更多。中學時應有的課外活動也繼續有,參加比賽獲得榮譽的同學也更多,但沒聽過沒參加課外活動的同學會自卑或者甚麼的。整個中學階段我都沒參加課外活動,得回去煮飯洗衣服。樂器也是學了一年,沒錢繼續就不學了。也許是因為這個原因才常常跑圖書館吧,學校和公共圖書館都是免費的,一年看四十本都用不到五塊錢(當時逾期罰款才五毛錢一天)。到中六七,就開始自己買書看,花費才比較多。
基本上在我十八歲以前,我也沒出過九龍幾次,回鄉下比出旺角多好幾倍。不需要嘛,無緣無緣跑去旺角幹嘛?也曾經被同學譏笑「旺角都唔識行,唔係香港人。」發現了旺角有樣東西叫二樓書局,才三四個月,跑一趟,買點書。郊野公園一年去一次,學校旅行,免費。港島我是到了出來工作以後,才有機會去,不然五十塊來回車錢,中學的時候,哪付得起?我們好多同學連中學舊生會一百元入會費都沒給。
可是,我們的視野有變得狹窄嗎?會因為沒有大量資源在背後支撐而感到絕望、沒有動力學習和永不翻身嗎?朋友大熊如今是精神科醫生,會考高考沒拿A的課程極少,他可是一輩子都沒有上過補習班。令人感到絕望從來不是自己,而是社會。

◎窮人無得揀?

我雖然否定商人的處理辦法,但他的觀點我很讚同︰「人窮志短,因為他們沒有識見,看不到將來,就沒有動力學習。」
前幾天我和房東談起那位媽媽,兩歲開始培養女兒考名校。房東聽着大搖其頭,覺得太過誇張,他認為︰「人很難說想怎樣就怎樣。當然,如果你很有錢,你有得揀。像我們這些一般巿民,無得揀。做好自己份內事,就行了。」房東今年四十多歲,有一個十三歲的女兒。我眼中的他,是「有得揀」的一群。他只是中五畢業,沒甚麼學歷,然而下至水龍頭,上至冷氣機,全屋裝修,他一腳踢。目前在機電工程署當技工,月入二萬多,可能很多年前已經二萬多了,他入職時還未出現外判制度。十幾年前生了女兒之後,買了第一所房子。五年前透過破產拍賣,買到我現在租的房子,細心裝修了三年,一手一腳,去年放租。放租得來的租金,就給女兒做她喜歡的事,講完剛才那段話,他說準備聖誕一家人去韓國旅遊︰「個女鐘意嘛,就佢。」
他覺得他和女兒都是「無得揀」的一群,安安份份過日子。不過因為「無得揀」,他不會勉強女兒去追求追不到的事情。他女兒的壓力也比較少(可是還會有時下年輕人的習氣)。
如果單純把,導致學習動機下跌,成績下降,未來黯淡無光的原因歸吝於「窮孩子視野不足」。那麼,改善方法多得很,不一定帶他們出國、去港島,找個愛旅遊的人,或者找一些二手旅遊雜誌,介紹各國情況,給他們看就行。播Discovery也可以,更省錢省事。可是,大家會這麼做嗎?不會,學校寧願多情補習老師,繼續填鴨式操練。學生在課外活動中發掘到興趣,比如踩單車,他想「踩入港隊」,老師家長會讚成嗎?不會。大家都會用「你叻極都踩唔到六十歲,香港踩單車無前途,搵唔到食,乖乖地留返啲時間溫書考大學啦。」後面再加一句「窮人無得揀」,就真係嬲死,絕望了。
所以,根本學生缺乏學習動力的原因,並非簡單的「視野不觸」,而是把目光放錯了地方。一個喜歡踩單車的窮學生,成績差,你帶他去英國旅遊一趟回來,他的成績可能更差︰「為甚麼別的國家容許踩單車當職業,香港不行?哪讀得再多的書也枉然。」可是學校請黃金寶告訴學生︰「我踩單車都好叻,當然讀書未必好勁,但係將來會有出路。同時我都希望你成績不要太差。」我相信那位學生受到權威人士鼓勵,為了多一些時間踩單車,成績不會落後得太嚴重。前題是別要求他考全級第一。

◎努力徒然

從好多年前開始,香港社會習慣把問題全部歸吝在教育之上,一個人讀不到書,是個人不努力和教育的問題。而那些上位者,解決學生成績差的方法,就是「用盡一切辦法提高他們的學習動機和課業成績」,要是學生英文差數學差,香港社會就沒有將來,不夠周邊城巿競爭,香港就滅亡完蛋了。所以,我們要補習、補習、補習,考試、考試、考試。畢業後欠幾十萬債,多抄一些股票還債。要將來「賺錢有成」,幼稚園就要開始學打籃球,為甚麼?不是打NBA喔,是將來入名校當醫生律師炒股票喔。講到這裡,又不得不提黃子華了。
應景到呢。
這個社會十年前就病了,病因是人們過去二十年所吃的東西,在身體裡累積太多毒素,病發了。人們想出來的治病良方,卻是繼續吃有毒食物,同時責怪下一代︰「你們吃得不夠多,不夠用功。」並同時把最低攝取量提高︰「你不吃這麼多就別進家門。」

香港社會是「以窮治窮」、「以考治考」。你貧窮嗎?你住在惡劣的環境嗎?那麼我帶你去參觀高尚住宅區,你上不了去的啦,因為你窮,你不想窮嗎?去讀書、考試。讀書考試沒錢請補習班,我開補習班讓你去讀。讀得好,試考得好,上大學,家裡沒錢,借政府錢讀書,畢業後欠下十萬債。還不夠呢,到廿年之後,入職條件就不是大學畢業,而是博士畢業了。想做律師、醫生,學位又不夠,多開些課程加多些班吧,然後供過於求,像教師一樣流浪……

在我們讀書那個年代,甚至我們之前兩個十年至今,「讀書-->考試-->發達」就成了香港人唯一的共同願望和出路。致使那些「視野廣闊」的官員們,解決貧窮的問題首要方法也是「提高學習成績」,拼命送自己的子女到外國升學。同時聯同既得利益者,行使話語權,抹黑、打壓下一代,降成「人力」成本,維護自己利益,最追利潤極大化。製造惶恐、開設更多課程,逼令新人和貧人家長承受更重的經濟負擔。

只不過,家長也好、老師也好、學生也好,都不會主動反思,甚至質疑既定制度的真確性、合理性。大部份人寧願服從制度、剋服制度,一邊埋怨一邊在制度之中打滾,並且相信「玩好呢個遊戲」是唯一的不二法門。「如果唔係咁,你呢世人就玩完」,這種壓力放在一個高中生,甚或一個成年人身上,都很沉重,能把人壓垮,壓到憂鬱。十年過去,壓力已降底到幼稚園生身上,而家長的想法是︰「入到名校咪無壓力囉。一畢業就醫生律師,萬萬聲。」

訪問最後,老細對商人的意見「表示高度肯定和讚揚」,順勢說︰「作為一間慈善機構呢,我們都很希望擁有多一些資源,幫忙貧人呀。」商人立即簽一張大銀碼支票,捐給老細。商人走後十分鐘,他召喚行政經理說︰「這個,我們的工人為甚麼超時有人工補貼呢?你看這樣子好不好?下個月把他們全部辭掉,去大陸申請一批,住在這裡。」轉頭又說︰「你帶那個誰去看看我們沙咀道的劏房,他大學生出來沒甚麼錢,便宜一點租給他。那麼以後他就可以24小時on call幫我做事。」

(二)城以詐立
(三)
(四)模範上水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