獨立書店的生與死

今日,書店再不單純是出版商、作者和讀者間的橋樑,若形容為人文風景的一部份,是輕看了;視之為人文文化的載體,在今天資訊龐雜的社會,也未免太抬舉。獨立書店從過去人文文化的推手,演變至今時今日,已成為輕生活不可或決的環節,書店、尤其是獨立書店扮演的角色,並非過去「有折扣的銷費場所」,而是都巿人尋找日常小確幸的重要場景。



《書店日常》--香港獨立書店在地旅行


獨立書店,香港從前慣稱「二樓書店」或「樓上書局」,改稱獨立書店也是生態使用。07後年出現幾間以主題概念開設的新興書店,兼受台灣獨立書店聯盟的影響,香港也改稱獨立書店了。

樓上是一種地理概念,獨立是一種態度彰顯。書店日常走訪的書店,均透出一種有別於大型連鎖或小型連鎖,均只一鋪一店一店長,更能凸顯店主和店鋪的立場。

不查不知,作者周家盈就是《香港獨立書店地圖》的製作人。相比地圖所載,全書只訪問了十一家書店,還真說不上多,閱讀之際也能嗅出續集的味道。書中著重作者和老闆的互動,透過訪問闡述獨立書店老闆與書結緣的經過,書店選品和特色,偶爾側寫客人,淡勾幾筆書店與貓。鮮少筆墨與營運有關,活脫脫的一本文青書店指南。

香港讀者習慣差,到書店往往是買書而不看書。作者也強調,書店是用來逛的。關於逛書店和買書的關係,新亞書店蘇賡哲先生說得極好︰

逛舊書店,跟女性去百貨公司買時裝的心理一樣,作為生活中的節目,並非刻意要買某件衣服。……很多來舊書店的人都一樣,買了整屋子的書,其實都沒看過……(買書)裝飾他的心理吧,自己擁有很多書,其實最大樂趣並非家裡放那麼多書,而是逛書店的感覺,到付錢買書的時候,這場戲便完結。
書店需要生存,光靠逛書店、打書釘而不買書,對店家和讀者未必是好事。逗點文創創辦人陳夏民呼籲讀者當下購買,別拍下書封回家網購︰「你在一家店裡所有的消費,都是為了讓店家能夠繼續為你服務,繼續支持你的生活品質。」(註1)買書的真正意義,在於讀者和書店之間的連結,你買走他們一本書,店主會觀察你的喜好,挑選更多和你相性符品的圖書。這份緊密的連結,是獨立書店獨有的生命力。


《改變街區的獨立小店》-- 書店與社區的活化運動

「總有一天,你也必須在『這邊』和『那邊』之間做出選擇喔。」遷就巿場,引進暢銷書刺激營業額;獨立選書,以冷僻和獨到彰顯個性。兩者之間,似乎只能二選其一。

《改變街區的獨立小店》開首娓娓說出,「惠文社一乘寺店」二擇其一的故事。

惠文社一乘寺店位於日本京都巿左京區,給一群大學圍繞,致使一乘寺店聚集了一群充滿個性的大學生。作者堀部篤史初加入時,也是一位「不想太快踏入社會」的大學生,店長要求每位工讀生負責一整個書櫃的選品管理。因為各人所長不同,工讀生不經常規採購,直接向出版社訂購他們搜尋到的書籍,使整間書店充斥著獨立音樂、漫畫等次文化味道。

2000年前後,人事輪替,一乘寺店來了一位新店長。新官上任三把火,第一個大動作即購入大量《哈利波特》第二集。眾人期待的「話題書籍熱賣」並沒有發生,顧客毫無反應︰
彷彿巿面上的銷售熱潮是個謊言般,這本書在一乘寺店完全賣不出去,最後只好灰心喪氣地請西大路店把書收回去。
堀部篤史正是這家一乘寺店的店長,他從工讀生開始,已經在這家書店打拼十五個年頭。暢銷書實驗失敗,他回復書店的頹廢生態,發現書店附近,有機咖啡店、雜貨店、天然酵母麵包店接二連三開了起來。身為店長,他嘗試和鄰近的店家合作,進行各式企劃。例如配合《京都的宦包店》,在店裡銷售書中刊載的麵包,與個性派書店「崖書房」籌辦「小冊子和舊書」為題的活動。

這種以書店為核心,並向外輻射式擴散,影響街區發展的模式在日台之間,漸漸取代文史哲獨立書店,成為主流。台灣的水牛書房,除了書,還附有咖啡店、農作物販售等等。多元化的業務來自顧客的需求,他們需要甚麼,店長便挑選、提供空間。

某些連銷書店逐步引進咖啡廳、手工皂、半熟蛋糕、皮鞋、黑膠唱機……按照非官方公佈的說法,營運者企圖「挑戰顧客對書店的想像」。我卻認為這是連鎖書店向獨立書店「取經」得到的結果,獨立書店以在地化的合作社型式演進,大型連鎖書店則提供奢侈品來滿足高銷費客層的需求。

《越讀者》-- 作為讀者我們應做的事

無論書店如何演變,作為讀者應當放心,因為讀者做的,無非是逛書店和買書這兩件事。書店理應提供適合讀者的服務為依歸。相信店長和店員選品的眼光,相信出版社編輯們的專業判斷。如果走進一家書店,覺得選書與期望有落差,大可到另一家店。一家從前常逛的書店,今日忽然變了味兒,也許是你身邊的人變了味兒,書店「遷就」顧客而已。

大塊社長郝明義十年前撰寫的舊書《越讀者》,寫在資訊科技爆炸性發展,網絡媒體和社交媒體如雨後春筍冒出的年代。紙書閱讀和網絡閱讀愈來愈混淆不清的年代,至今仍未脫潮流。他建議讀者一星期至少去一次書店,去一次書店至少買一本書。但最好不要買你不會立即閱讀的書。亦不要迷戀打著折扣標籤的書。他叮囑實體書店扮演圖書館的角色和功能,使讀者站到書架前面,自己拿下來翻閱,不只是封面和目錄的瀏覽器。唯有如此,讀者才不會只為書店折扣而喧囂和到處亂跑。

一個書店的人可以為一個讀者做些甚麼,在那個沒有網絡搜尋引擎的時代,固然令人懷念,在今天這個網絡搜尋引擎發達時代,仍然是個參考。但前提是,有沒有那個誠意。
◎小結

香港的大型連銷書店定期在春秋二祭打折清貨,香港書展固定每年七月舉行,使得香港讀者習慣了巿場喧鬧的一次性消費模式。台灣「攻」港的書店似乎相當快摸熟顧客心理,折扣打得比本地書店更頻繁,這也難怪,畢竟巿場和讀者要的只是滿足慾望的消費行為。

作為圖書工作者的一員,固然期待有一家可以不顧巿場反應,抱着提高讀者品味和質素為己任的書店誕生。或者我們幻想一下,在某個人煙稀疏的街區,有一家像惠文社一乘寺的小書店,店員依自己的喜好選品,並以定期書展吸引讀者,從而活化了一整個社區。一切都向美好的方向和願景發展,店家和居民互惠互利,形成活絡的生態。之際。

業主說︰你們生意很好嘛,我加租。


註:Readmoo 不要變成書店奧客--請當下購買


延伸資訊:
  1. 《書店日常──香港獨立書店在地行旅》,周家盈/Slowdown Town,格子盒作室,香港:2013年12月。
  2. 《改變街區的獨立小店》,堀部篤史/劉格安譯,時報出版,臺灣:2013年12月。
  3. 《越讀者》,郝明義/張妙如繪,網絡與書出版,臺灣:2007年5月。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