粉嶺聯和墟公立學校追尋記

每件事都有一個期限。

追尋聯和墟公立學校,我定下一個期限︰一個月。

一間與人無緣的人,追尋一間與世隔絕的學校,倒也對味。

IMG_9253b



從「蓬瀛路」開始追尋,實屬逼不得已。學校圍牆一塊陷入圍牆的雲石碑,陰刻「蓬瀛路」三字,圍牆長滿青苔,此外再無別的碑記。讀歷史的人,進入任何空間和場所,目光均自然飄向石碑、樑柱等記載文字的地方。然而在這面長約百步的青苔圍牆,除此以外,並無別的標記。

這三個字有夠沒頭沒腦。此地不見載於地圖,位處粉嶺樓路和馬會道之間,四周給低矮的洋樓包圍和警察宿舍包圍,馬路上不會看見。離聯和墟核心地段,約一公里。沒有超巿、茶餐廳,即使附近居民,亦不會刻意到此。

這三個字,也有夠奇怪。字從右至左刻起,與學校山門牌坊方向一致,推測為上世紀六十年代或以前刻成。與圍牆地基的其他部份相比,這塊碑「皮光肉滑」,除卻正常的塵土,不見風蝕雨痕,全無歲月的耗損,十分太靈異。

或許「蓬瀛」二字,並非路名,乃象徵。一下子聯想到道教「蓬瀛」的比喻,是否意指莘莘學子,經過學校教育,可抵蓬瀛仙境?學校建築本體,象徵通往仙境的路?學校教育的內涵,不是最高學府和試場,而是崇高的仙人之鄉?愈想愈覺得有道理,粉嶺正好有一古剎,名「蓬瀛仙館」,落在火車站路軌另一邊,十五分鐘腳程。

然後,我問過在蓬瀛仙館參加道教樂團的朋友,她說不知道,繼而發了許多她在影樓拍的濃妝漢服照請我點評,大談道教之美;曾有農圃之王美喻的舊同學,誤認作雲泉附近的舊學校;禮賢會畢業的馬明,就住在祥華邨,對住家附近竟有這麼一處異境,先感驚訝,後表示沒有興趣……

果然是地道香港人,對日本、台灣、歐美各國瞭如指掌,卻對身邊的事物不聞不問。我的facebook有七百個北區居民,總共回應有三個。一間與人無緣的人,追尋一間與世隔絕的學校,倒也對味。

IMG_9252b


三聯春季大減價,偶爾發現一套細味香江系列其中一冊《藍天樹下:新界鄉村學校》,2015年出版,年份頗新但書體舊了的出版物。《藍天樹下》收集作者羅慧燕幾年來關於新界鄉村學校的研究論文,是一本大開三十二開,以普及讀物開本、裝幀出版的嚴肅學術著作。

柳暗花明又一村!我興致勃勃,目標為本,既是資料搜集,不必細閱。先讀目錄,再翻附錄。嗯?沒有。關於粉嶺聯和墟公立學校,全書只在附表裡,錄有一筆,資料全無。沒有開辦、結束年份;沒有遷校、改建紀錄;沒有校董、校監資料;沒有校友、沒有照片……彷彿學校本身並不存在,是一個異樣的連結空間。

書中附錄,過幾天在網上找到一則類似資料︰


同樣,資料欠奉。再繼續尋找,有一筆香港公司目錄,指出「粉嶺聯和墟公立學校委員協進會有限公司,成立於1972年10月6日。該公司在運營22年6個月4周1天后被註銷。目前公司狀態為『已告解散』。」

靠夭,這算甚麼資料。一向都不愛引用網上來歷不明的東西,但這次實在找不到線索。隨意點開連結,找到一份2013年,頭條日報的報導︰


頭條為星島集團旗下,順理成章找到另一篇星島新界東地區報的報導


同一張學校照片,出現在兩份報導裡,學校的名字,只有一句圖說。我為之氣結,拜託那張圖片還需要加圖說嗎?你們拍的是正門!

IMG_9254b

再一次束手無策,但報章也帶來一點線索。既然與巿集有關,肥鼠老師該掌握了一些線索。肥鼠老師是我中學同學,自從他當上教師以後,十分關注聯和墟事務,常帶領學生考察聯和墟,關於北區事務。我在facebook提問︰



他無法回答我的提問,卻提供了另一條資訊──《粉嶺舊時月色》。

到公共圖書館網站查詢,就近的屏山天水圍圖書館有兩本,均顯示「館內架上」。閒日下班後趕忙去,按索書號,沒找到。及後周日再去,仍然沒有。問館員,他們祭出金句︰「有就有,無就無。」人生往往如此,當你滿心以為目標靜靜地躺在某個角落,只等你奮向前進。偏偏到達目標之時,它已經不在了。毫無道理地。

望着桌曆,給自己限定的時間尚餘一周。上網查知《粉嶺舊時月色》為獨立出版物,佐敦文苑書店有售。又是一家未聽過的書店,需要google map一下。到得那邊,發覺是一家賣英文進口教材的小書店,少量中文。向顧店姨姨查詢,她兩個動作︰「哦!98蚊。」付錢後繼續吃她的飯。

書擱在新書堆裡,又一星期。想到要打開,便打開了。《粉嶺舊時月色》投放許多感情寫成,雖為獨立出版物,文字質量甚高。翻開聯和墟章節,穿插舊照片、掌故舊文,讀來有趣。獨缺我渴望的「粉嶺聯和墟公立學校」。
 
走筆至此,唯有暫時放棄。既不是甚麼專家,沒有太多資源,不必再死命的敲下去。目前找不着答案的疑難,只好先放在心上,靜待解答來臨的時機。希望不會等一輩子。


粉嶺聯和墟公立學校
地址︰粉嶺樓村(上水警署斜對面)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