學車裡的三種人︰馬路上有規有矩,不是自由行。

離開輕型貨車駕駛座,師傅M稱讚說︰「路上表現不錯。」我當時以為事情會逐漸好轉,關於考車的一切將會順順利利。沒料到這句加許成為我跟著師父二十五小時加八小時的訓練旅程中,唯一一句讚美。

報名學車之後,同儕間紛紛傳來質疑的短訊。你準備買車嗎?你要開車搵食嗎?兩樣都不是,那幹嘛學車,學了也沒用。日常生活,香港確實不需要車,公共交通四通八達。以鐵路、巴士為骨幹,小巴、邨巴補充,的士候命,連偏遠地區、鮮有人跡之處,均有公共交通覆蓋。相反,駕車無論成本、方便程度、泊車位置,相對不化算。和外國不一樣,在外國,不說遠了,就說台灣,沒有車,等如失去雙足,難以行走自如。

西方發達國家的年輕人,高中時便開始學車,駕照和身分證放在一起。台灣同學上大學以後,考完機車駕照,便去考私家車駕照。大約二十歲左右,兩張駕照到手,問家人借私家車,載同學出門,足夠令他成為年度風雲人物,在系館裡大搖大擺地挾帶著酸風走過。瑪莉學姐不屑說︰「我們在馬來西亞,十六歲就開車了,有甚麼了不起。」我相信十六歲是無牌駕駛。

香港駕駛考試分三部分。甲部筆試考交通規例,通過後,申領暫准駕駛執照(學牌),可上車學習。學車經過改裝,副駕駛座增加離合器和剎車,師傅可隨時控制車輛。此外,政府規定學車須購買保險,不是撞車也不怕的意思,而是需要按照政府的規定,在特別車輛,認可駕駛教師,合格的保險,才可以學車。學車達到一定時數,學員便可參加乙部泊車調頭和丙部路試。

運輸署建議考試前,學員的學車時數應達三十小時。然而香港駕駛學院的私家車、輕型貨車課程套餐,只有十七節課。一開始想,這麼簡單?實際上了車才發現完全不夠,時間相當緊拙。

政府指定的駕駛學院,只有兩間,一家是1999年成立的觀塘駕駛學院,另一家為目前最大規模的香港駕駛學院,在1983年成立。儘管教車師傅只形容香港駕駛學院和運輸署兩者「關係良好」,我卻認為它是半官方機構。在管理和營運上,它們各自運作,但明裡暗裡,均合作無間。駕駛學院的三間安全駕駛中心,其中兩間,獲地政署以短期租約的形式,優惠租金,用作駕駛學校用途。運輸署亦定期與駕駛學院檢討路面情況,著作駕駛改進計劃。

這樣的安排我覺得合理,提供形式上的優惠,與此同時承擔提升道路使者質素的義務。許多事情,民營機構具彈性實行,可按照不同時代要求作調整。駕駛學院投資建設私人場地,自負盈虧,課程較坊間高昂近四成,也是巿場需要。坊間傳說,駕駛學院與運輸署「打龍通」,因此一次合格的學員,較私人師傅高。根據我個人經驗,沒有此事,不然,我就「1 take pass」了。






自從同事Jason「1 take pass」棍波輕型貨車考試,他的自我感覺良好到,恨不得胸口掛一個黃金P牌。公司的駕駛者橫跨1960至2010年代,百分之九十同事均考兩次或以上。Jason儼然覺得自己一級榮譽畢業,公司那台塵封的豐田七人車,成為他個人專駕。每次出車前,腰配iPhone6 plus,耳載新款藍芽耳機,敲一敲快捷撥號,打電話到公司︰「子房,有勞你去我的辦工桌把我的P牌拿到停車場。」

「1 take pass」不代表駕駛技術比別人好,只是考牌試排期時間長,費用昂貴。故此香港的學牌仔均以「1 take pass」為最高目標,「1 take pass」的合格率亦成為評價教車師傅的指標。

根據運輸處數字,合併試之中,乙部及丙部一次合格的百分率,約為25%。只有乙部合格的,約45%。只合格丙部的,約5%。也就是說,「1 take pass」的人數只佔考試人數的1/4。將近3/4考生需要重考。重考階段,乙部的合格率接近90%,丙部亦接近60%。數字並沒有區分考生第幾次重考,查考過近五年數字,合格率在1-2%之間波動,變化極微。

年長同事說,他們考車的年代,重考排期約兩個月。到我們重考,首次合併試需排期九個月或以上,重考期快則四個月,慢則七至九個月。這段期間,學牌仔沒有機會練車,等到考試時,極可能無法重拾第一次考試時的最佳狀態,在重考中再失敗一次。第二次失敗更麻煩,除了路試再排期,暫准駕駛執照也會過期,需要重辦。一來一回,時間、金錢,耗費巨大。
臺灣朋友聽見,紛紛表示太超過。在台灣,今次考試不合格,下周可以再考。駕駛考試和執照相關事宜,由臺灣監理所管轄。監理所在各縣巿設有考試中心,定期舉辦考試。然而考試過程相當荒謬。以機車為例,考生不需經過專人訓練,我們通常在考試當日,自己開著機車去監理所。那時是無牌駕駛,不要緊,順利的話,十一點就能拿到機車駕照。汽車考試同樣兒戲,好多人考試通過,出到路面,完全不知所措。因為他們在學習過程裡面,沒有離開過駕駛學校範圍。

大學校園門口,長期擺放著一個無人攤檔,列明駕訓班價目、時間、學院場地。好爺十年前參加駕訓班,學車地點在淡水。冬日嚴寒,師傅跟他說︰「好冷喔,你自己練,我在辦公室等你。練完拔掉鑰匙交給我就行。」全程在放著暖氣的辦公室看電視,任得好爺自由發揮。練習場裡,除他以外還有一個胖子學員,他們互打一個眼色,就玩起「碰碰車」︰「不然怎麼辦?都不知道要練甚麼。」

澳洲的考牌制度相當漫長。正式執照下來,要先過四關。筆試通過後,可獲L牌(Learner)。在有駕照人士陪同下,L牌開滿一百小時,就能報考路試。第一階段路試通過,能獲P1牌,這時候可以獨自上路了。P1牌滿十二個月,可報考危險預測測試,通過了,獲P2牌。P2牌持有廿四個月後,再要通過駕駛資格試(QDT)。此後才是正式的駕駛執照,Full License。不似香港,好多人考到P牌之後,放滿一年,避免違反交通規則,延長P牌期限。一年後付費出牌。


運輸署建議三十小時路面駕駛訓練,才可達到基礎駕駛水平。一般私人師傅都會以三十小時為基礎數字,訓練學牌仔。我報讀的課程只有十七堂,當時還以為,既然學院安排這個時數,一定是它們經驗所得,不需要三十小時這麼長。

學車初期已感受到駕駛學院課程設計存在缺憾。十七堂的學車套餐,第一課距離考試,約兩個半月。每周一次,每節課四十五分鐘,每次一點五小時。算起來,實際學車時間只有十二小時四十五分鐘。教車的教得很趕,學車的也學得很頭痛。操控上的細節來不及教,師傅主力把各項程序,輸入學員腦袋,祈求學員手腳協調,快上手。

「以前比較好,學滿三十個鐘,前十堂練習泊位調頭。泊位調頭練好,才出去路試。如今的課程設計只有十七個鐘!不過學校是對的,三十小時入場費將近兩萬元,太高,客源少很多。」我耗費了一小時仍無法在斜坡順利停車,我無辜地問他怎辦。師傅M罵了我十五分鐘,順便講了句粗口。為了緩和氣氛,他講解十幾年在駕院工作的經驗︰「沒遇過你這麼愛問問題的學生。你只有十七堂。」

學牌仔在教車師傅心目中,有位階之分。古惑仔處於金字塔頂端,其次是三行工人,最底層是教師和醫生。按照師傅M的說法,教師和醫生是公認的最差,考幾次都考不到。他問了我好幾次,你不是教書的吧。我不置可否。他轉而說,那你一定讀好多書,讀好多書的都學不會,上次有個教授,十七堂都學不懂斜坡停車。讀這麼多書無用的,車都不會開。那一刻,我即時想換師傅。

學牌仔有位階之分,教院的師傅也有層階高低。一般來講,以教授的車輛區分。教「車仔」的師傅、教商用車輛的師傅、上理論課的師傅……經過內部培訓、考核,便可以獲得一定的資格。我上過兩節理論課,兩位師傅均自豪自己擁有Full License,其中一位是合資格的駕駛改進課程導師。他們歡迎我們這些學牌仔,提出學車時的疑問,而他們的回答,標準如下︰
「這問題很簡單,上車十五分鐘我就能教會你。不過,不好意思。我不能上車教你。因為我有自己的學生,如果教了你,我其他學生怎麼辦?」營造一種目前教我的師傅及不上他,而他又很可惜沒能夠教我的形象。

公司同事Jason曾經接受過商用車輛導師指導。他早我一年在沙田駕院學車考牌,上理論課時,恰巧只有他一人,很快講完,還有時間,師傅便邀他上車,指導Jason修正不良習慣。師傅叮囑Jason,千萬別告訴他原本的導師,千萬別讓原本導師知道。


網上流傳教車師傅器量非常小。他們不喜歡學牌仔接受自己以外的人指導,不然,又何必他教?情況就如同中小學老師反對學生補習,認為補習沒用。可是,重點是,只讓學校的老師教,學不會呀,逼不得已,只好求助補習班。

被師傅M罵到狗血淋頭之後,我上網找到私人師傅T Sir補鐘。T Sir教車七年,區內道路、交通情況,瞭如指掌。第一次補鐘,我說出自己的煩惱,不會停車、紅綠燈轉了兩次仍來不及起步,無法輕鬆控制車輛。T Sir說︰「新手控制差是一定的。」轉過水邊圍的彎道,T Sir把車子停在避車處,點起電子煙,指著一輛學院車︰「你留意喔。看,前面燈位。哇!那台車,林峰!林峰你不知道? Chok呀。」我們一連留意了幾台學院車,的確全部「林峰」。
駕院師傅的教學牌照,由駕駛學院發出。只要獲駕院聘請,並通過公司審核,即可獲得教學資格。教車時,需穿着學院指定的制服、配載指定工作證、於指定車輛工作,不能私人執業。坊間通稱「學院牌」。而T Sir的教學執照,坊間稱「私人師傅牌」。

香港開埠以來「小型車輛私人駕駛教師牌照」只考核過三次。私人駕駛教師牌照由運輸署考核及直接發牌。1973年,港英政府發出最後一批牌照後,一直等到三十年後的2002年,好些老師傅死了,左商量右研究,才發出173個牌照。2009年通過考試,再發出347個。2016年再開名額考核,發出212個私人駕駛教師牌。私人駕駛教師俗稱私人師傅,以1050個為基准。持牌乃終生制,有些師傅退休不教,有些師傅轉職當考牌官不能教,他們仍保有牌照。因此現役教師,實際上不足1050人。

然而過去十年,私家車輕型貨車的考試人數,由2007年的7844人,增加至2016年的29957人,人數上升了四倍。這個數字,還未計算指定駕駛學校的報考人數。

「你知不知道為甚麼限制1050個師傅牌?怕塞車。你知道你們開得有多快吧。單車都快過你!如果學車大量駛到路面,會塞到甚麼時候?」T Sir對學車相關資訊倒背如流,名冊上的師傅,某些考牌官,他都「Friend底」。甚至駕駛學院的師傅,每一位的名字、所屬車輛號碼、口頭禪,他無一不知︰「七年了。每天開同樣的路段七年,有甚麼是不知道的?」不想知道的,也會知道。

T Sir 2009年報考教師牌照,那一場試,足足考了五年才結束。該年度考試採取抽籤方式,像申請居屋一樣,發給你一個號碼。T Sir抽到一千多號,意味著前面一千人考完,有人不及格,才輪到他考。運輸署允許考生在收到考試通知後,延期考試。許多考生自信不足,不斷延期,運輸署並沒有制止。沒辦法,規矩開出來是這樣,延來延去,T Sir收到通知已經是一年半之後,完全忘記曾經報過考試。

駕駛經驗大家都有。私人師傅牌考試的難關在筆試,一千多條選擇題,不能答錯超過五條。甚麼交通條例,酒精含量不能超過多少;機械常識,離合器的作用等等。不合格,刷掉,不設重考。合格了,再進行路試。路試要考口述,沒有標準答案。考牌官不會告訴考生,現在你要講甚麼。有些人告訴T Sir,隨便講講就可以,T Sir覺得不對,應該模擬教車,講一些教學牌仔開車的話,可是他當時沒有教車經驗。費了好一番功夫,成功一次過沒延期,獲得師傅牌。到2016年,T Sir的弟弟考沒那麼幸運了。運輸署汲取教訓,禁止延期,還沒輪到他,前面已經有足夠考生合格。


難怪T Sir偶爾會露出一絲對駕院老師的輕微不屑。他憑實力考到執照,名字印在運輸署官方名單裡。沒有學院作為公司拉生意,全憑自己努力積累口碑,學生主動上門。他笑言元朗沒跟過他,起馬要考三次︰「駕院的師傅,不外乎叫你望遠些,駄轉快些。不用教都知啦,你握著駄盤,踩著油門,要怎麼望才望得遠,學牌仔怎麼知道?所以個個上路,第一堂到最後一堂,都是林峰。好多師傅亂講,學生跟著亂開。唯獨你的師傅行,肯教。」

一位在駕院學車的大媽打電話給T Sir,想要「試鐘」。大媽口齒不清,T Sir問她學車情況,她說上路好多堂,但泊位調頭不行,覺得泊位調頭比路試難,駕院師傅差,想要試一試T Sir。「試一試我喎。」電話背後,T Sir朝著我冷笑,仍然非常有耐性,跟她聊了十分鐘。我在駕駛,笑到油門斷斷續續,車子行不了直線,他還不忘提醒,過了最後一台車轉波。

T Sir的教學方法則重汽車操控。轉波的手勢、停車時腳制的掌握、指揮燈發佈的時機。這些技術,師傅M並沒有教過,亦是我初期恐懼的主要原因。相比之下,師傅M態度及不上T Sir。跟T Sir補鐘之後,在師傅M的課堂運用了許多T式技巧,師傅M終於,也是唯一一次稱讚我,路上表現不錯。也許他認為是自己把我訓練成這樣子。直到我向師傅M提出加堂,他才開始和顏悅色地,傳授學車心法,回憶他從前學車的經驗。

師傅M則重過彎轉線的技巧、紅綠燈時機。他教的方式和T Sir有分別,偶爾我會搞混。他提醒我,望鏡要「舞獅那樣舞」;心裡數著目前行駛的波段;運用想像力推敲行人、單車、其他車輛的動態。好幾次有車跟隨在後,我需要轉線,一直盯著後鏡幻想,呀,這車子是想過線呢,抑或留在我後方。師傅M用力踏剎車︰「你不行,停低讓他行。馬路上一切有規有矩,不是自由行。」

T Sir偶爾會問我,師傅M有沒有稱讚我剎車技術進步。剎車是他第一堂教我的技術,這條問題他問過好幾次。我發現他把問題輸入電話,每次學車,翻查通訊錄,循例問一次。問到第四次,我苦笑答︰「沒有。不過我覺得師傅M並不記得我的狀況。上一節課學得好或者不好、哪些地方需要改進,他不記得。」

「我都唔記得。」T Sir說︰「上一堂有個女生補鐘,挺漂亮。樣子勉強記得,她技術如何,不記得。星期一至日,單數日輕型貨車,雙數日私家車。一星期七天,朝九晚十。這麼多學生,怎麼會記得。看到你有甚麼問題,便提點你一聲囉。」

兩位師傅的工作時數相約。師傅M給我看過更表,每天最早的課堂是七點半。最晚下班時間十點。有一回他拉肚子,接連感冒,需要休息,卻不敢。一來時程排滿學生,二來是其他師傅的檔期同樣爆滿,沒有時間代課。

儘管在大公司工作,時數如此之長,師傅M的薪金並不比T Sir多。2013年,駕駛學院曾經爆發工潮,揭發教車師傅底薪低,福利少,600元一小時的堂費中,只能抽取60元佣金。四年後的2017年,學車補鐘費用增幅不大,加五堂,還有套餐價優惠。聽說好多師傅為了逼學牌仔補鐘,多賺取一點佣金,故意惡言相向,或留有一手。等到學牌仔加堂了,態度才改善。師傅M曾經有意無意地說,十七堂主要讓我合格乙部,其他東西留待乙部合格才搞,不然,他壓力會很大。

私人師傅的薪水算起來和學院師傅相約。私人學車及補鐘,一般較學院便宜四成,同區師傅價錢一致,巿場會自行調節。私人師傅等同自顧人士,一切文書工作,招徠學生,全由自己承擔。有些師傅會選擇幾個人,合資一家公司,就像律師樓,共享資源。透過公司名義購買或改裝汽車,減低稅款。顧用同一名行政會計人員,處理日常雜務。這些開支,均是從低駕院四成的學車費用中攞移。更有一些選擇加入其他駕駛學校,做一名有私人牌的打工仔。


網上羅列的考牌潛規則,不分所屬單位,暗黑教車師傅傳說廣泛流傳,恐嚇無數考生。朋友B兩年前跟私人師傅學車,最初大讚師傅有熱誠,雖然經常鬧人,但要求嚴格。可是考了兩次,仍然不合格,埋怨師傅教車時,只顧講電話,不理他。他轉去鴨脷洲駕院考第三次,遇上一位講解非常仔細的師傅,考車時前面剛好有一台學車,跟著走,合格了。女車神V小姐,已有電單車牌,閒時設計機車外殼,改裝電單車。沒想到考試時她剛出迴旋處,右側一台車超速駛過,考牌官用力剎停,害得她要重考。同學F大學一年級報某學院的大學生優惠,免費重考,結果她四年大學,考了滿滿的四年。「1 take Pass」同事Jason,一年內發生兩次交通意外,泊位時撞柱、轉彎碰到死車車尾,P牌延期半年。

聽取他們的痛苦回憶,我務求一次合格,即使費用高昂,也砸了一年儲蓄給駕院。只不過我留意到,加堂令師傅M變得和顏悅色,純粹是我初時錯覺。他早上剛上班,心情好,精神佳,說話相對輕鬆。會告訴我,元朗駕院沒有飯堂,平時只吃麵包,沙田的就有飯堂。會埋怨香港各樣艱難,怎麼可能是福地,他快死了無所謂,可憐我們這些後生。中午過後,前面已教了三、四個,同一番話講過十幾次,便不耐煩起來,覺得怎麼你又錯這些、怎麼老是忘記望鏡擰頭、怎麼老是跟車太貼、怎麼油站的咖啡麵包沒有特價……


香港人戲稱學車的人為「學神」。與「男神」、「女神」這些褒義詞相反,「學神」一詞飽含諷刺,帶着其他道路使用者對學牌仔的埋怨和嫌棄。他們討厭學牌仔反應遲鈍,撞住去路,太過安全。學車時,好多司機發現學車在前,習慣性加速超越。讓路口、紅燈轉綠燈停頓超過兩秒,後車便會響鞍。道路使用者對學車並不友善,網上討論區常有學牌仔留言求教,覺得學車艱難,師傅又教得不好。留言者鼓勵的少,批評聲多,跪求學牌仔別再學車了,考到牌只會在馬路上害人全家。

我無法如期一次合格。自問考車當日的確緊張,不過乙部試過後,緊張情緒減退,路試犯了一個錯誤,一犯便是嚴重。我告訴師傅M ,自己太緊張。師傅M淡然說,你第一次考,緊張一定的。心急如焚地等了四個月,再次上路。才驚訝發現,即使開了超過三十小時,同一段路,仍然有許多狀況自己從未遇過。紅燈亮起,突然有個阿伯衝出馬路;單車佔據馬路中央,阻撞前進;私家車在單程路原地調頭,逆向行駛……重考前一周,心情老是放鬆不下來。第二考試的狀態,可想而知。

沮喪地回到學院等結果。駕駛考試的成績,不是直接放到考生手上。考牌官把俗稱黃紙的成績單,帶進學院裡的運輸署辦公室,記錄成績後轉交學院考試室。師傅M收到消息,進考試室取過黃紙,向我宣佈成績。

「合格。」我不太相信,怎麼合格了?還以為要考第三次。我差點告訴師傅M,我要上訴,如果剛才的水準都合格,為甚麼第一次會被刷掉?我驚奇的樣子被師傅M抓住,他不帶感情說︰「你考第二次,合格正常。」潛規則其一,合格和次數有關,與水準無關。與此同時,身邊忽然聽到一個說話像嘴嚼著碎玻璃的大媽,對著手機錄音︰「姐妹們,我合格了,拿到駕照了。」呃,嗯,應該就是那位「試T Sir鐘」的大媽。接過成績單,拒絕櫃枱「金牌路路通」課程推銷,和師傅M握過手。算了,合格就好,原因不重要。反正我們也不過是P牌生產線上,數以萬計的鈕扣中,其中一顆而已。

留言